慢性阻塞性肺疾病
一、慢阻肺原因
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外因與內因兩類。
外因包括吸煙、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、空氣污染、呼吸道感染等,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也易發病,可能與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、居室擁擠、營養較差的因素有關。
內因包括遺傳因素、氣道反應性增高等,而在懷孕期、新生兒期、嬰兒期或兒童期,可由各種原因導致個體肺發育或生長不良,進而發病。
二、臨床表現
慢阻肺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的咳嗽、咳痰,經久不愈。有些人可能終身都會有慢性的咳嗽、咳痰,表現為咳白色泡沫痰,痰液比較黏稠,當合并有繼發性的感染時,可以出現咳膿痰。
隨著病情逐漸發展,患者會出現胸悶、氣急、吸困難、喘息,尤其是在活動后這種癥狀表現得更為明顯。在急性發作期,患者肺部還可以聽到明顯的干濕性啰音。
三、診斷
1.有粉塵接觸史、吸煙、環境污染的這些情況。
2.出現活動后胸悶、氣促、天氣變化,受涼后反復出現咳嗽、咳痰的癥狀。隨著病程的進展,活動后胸悶氣短的癥狀越來越嚴重。
3.影像學的檢查,胸片、肺部ct提示慢支、肺氣腫的改變。
4.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。
5.排外支氣管哮喘、肺癌、肺結核的診斷。
四、治療
1.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,不抽煙、不喝酒、不熬夜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
2.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,加強營養,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,增加患者的體質。
3.慢阻肺急性加重時,積極的抗炎、抗感染、平喘治療,改善患者的癥狀,防止并發癥的出現。
4.平時可規范的使用吸入的制劑,如長效β2受體激動劑、糖皮質激素,可以改善氣道的炎癥,保護患者的肺功能。